是日本人编辑出版的一份定期刊物。它以照片的形式,反映亚洲(主要是中国各地)的文化,内容涵盖各地的风景、宗教、民俗、人物等多个方面。
该刊曾刊载有一组记录1930年前后老绍兴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文字说明显示,绍兴出现过一家有名的酒坛(甏)行。据绍兴“老酱人”沈子林考证,这家坛行名为“晋和坛行”,它的创始人是徐兆桂,字福祥,号履庄,诸暨安平碑亭埂下人,祖辈以制陶为业。
据记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徐兆桂在其父指导下,接盘堂叔开设的“三和坛行”,率二弟兆易、三弟兆福在绍兴西郭门外霞川桥(属灵芝村)37号创办“晋和坛行”。由于“晋和坛行”的产品质量放心可靠,深受绍兴府城“沈永和”“沈通美”“咸亨”等大酒坊、大酱园青睐,加上老百姓的喜爱,因此产品供不应求,生意也越做越好。据传顶级规模时,坛行占地面积达30余亩。
该坛行,在清宣统三年(1911)成立诸暨洋湖陶器厂(后更名为红跃陶器厂),当时总投资2100块银圆,建龙窑1支,命名“永和窑”。民国六年(1917),诸暨碑亭埂村徐晋和窑厂,雇男工10人,年产酒坛2.2万只。
另据,毛青钟的《绍兴酒坛发展简述》(《绍兴酒文化研究文集》第14集)一文中载,民清时期的”绍兴坛行”,数城区西郭门外的“晋和坛行”最大。无论是营收,应缴税款,还是坛甏销量,均都排在第一。
诸暨烧制酒坛的历史悠远长久,清乾隆年间(1737-1795),诸暨天车罗村建有缸窑;光绪五年(1879)、廿二年,黄阿隆、应中林先后在天车罗、应家山设窑。如《诸暨县志山水志》载,“...半爿埂天车罗其泥宜窑缸坛之利,甚溥土人多以为业”。
清代绍兴酒用坛有:诸暨坛、金华坛、嵊县坛。然而,要数“诸暨坛”最好,如清童岳荐撰的《调鼎集》卷一《调和作料部》说:“上坛头者,厚而重,但多旱点。有一种下港货,亦叫金华坛,其货(其)甚次。港货亦有二处,出横巷堂,薄而尖。小缸窑者,而薄、胚漏居多,个头甚小。金华坛如下港货,反不如嵊县之马鞍窑多矣。诸暨坛身分,比各处总大些,样子犹似乎金华,个头亦匀净,但有好歹不同。
成书于民国七年(1918)的《国朝三修诸暨县志》云:“绍兴坛主要出自诸暨”,以其质坚壁含气多,盛储黄酒越陈越醇而驰名。诸暨安平、新壁、王家井一带,优质陶土储量丰富,素为境内酒坛主要产区。民国九年(1920)年6月26日的《越铎日报》报道:“诸暨安平乡坛业每年运销于绍兴者不下十余万金,贫民藉此度日者甚多。”民国二十一年(1932)出版的《中国实业志》称:“自浙江有绍酒以来,砂窑应运而起,全省砂窑34座,诸暨19座,产值32万元,诸暨25万元”。
自古就有“绍兴老酒诸暨坛”,诸暨坛与绍兴酒的酒质紧密关联。据清童岳荐的《调鼎集》载:“酒坛用坚物击之,其音清亮,酒必高”。而诸暨出产的陶坛,所用黏土与众不同,用这种土烧成的酒坛色泽发青,质地致密,用物击坛,声音清脆响亮,十分适宜贮存绍兴酒。
那绍兴酒为何贮存在诸暨产的陶坛里质量比较好?主要是根据是什么?科学研究发现,这主要和制坛用土及釉质中的微量金属元素种类和含量有关。坛体内所含的微量金属元素差异会对酒的陈化产生较大影响。试验表明:诸暨产陶坛贮酒质量明显优于其它地方所产,原因主要在于陶土和釉水中的金属离子种类、含量,以及不同土质成坛后的空间网状结构上的差异,这一些因素都会影响酒的陈化速度,特别是陶坛中存在的镍、钛、铜、铁等变价金属离子,对酒质老熟拥有非常良好的催化作用。经浙江“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试验,用浙江诸暨产的陶坛和浙江另一地方所产的陶坛,同时盛装同一批酒作对照,数年后品尝,发现贮存在诸暨坛中的酒出香快,陈酒香浓,酒质醇和,柔顺,口感鲜美、爽口,明显优于对照的酒坛。
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陶坛式样、品种已基本形成系列。主要的式样和品种有:32升装“宕大”酒坛;30升装“加大”酒坛;25升装“大京装”酒坛;16升装“行使”酒坛;9升装“放样”酒坛;5升装“小京装”酒坛。
另据,绍兴老酱人沈子林在《话说绍兴老酒——诸暨坛》一文中指出,越酒行天下,酒坛出诸暨。也对诸暨酒坛质优的原因,有如下叙述:
一是陶土质量优。自檀溪、枫桥经双桥、安平直至新壁、王家井一带,蕴藏着丰富优质的陶土资源,其中以安平至新壁一带储量最大,富含高岭土、瓷石等成分,质量特优,成为诸暨酒坛的主产区。目前当地山坡仍可见一些旧窑址。
二是加工技艺高。诸暨自古流传传统的酒坛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经手工制坯,龙窑煅烧成型,具有坛质坚固、疏密有度、透气性好的特点,适宜黄酒后熟醇香,特别是存放3年以上的绍兴加饭酒,既能使坛内黄酒中的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完美融合,又能够最终靠陶坛的疏孔结构,让酒体保持与外界的交互贯通,以达到越陈越香的目的。
三是烧坛燃料好。诸暨历来用松枝烧坛,松枝油可以把酒坛里外的釉色烧得锃光色亮,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青釉色,而坛片断层则呈猪肝色,质量远超于机械化生产的隧道窑酒坛。
民国36年(1947),(南京)《工商新闻》第4版白灵写的“爱喝绍兴酒的朋友们,可晓得酒坛的来历”一文,作者对窑场的外貌、经营和组织、建筑与原料、制造的经过、销路及其他进行了详细介绍。制造的经过为做泥、做坯、堆厂、装窑、烧窑,烧火需七天七夜,烧窑技术方面的要求最高。坛先用车运碑亭硬埠,装船运到萧山新坝,再运到绍兴、杭州和苏州等地;抗战前,经修补和挑选,一直要运到天津和东北等地。
诸暨酒坛,经过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实践及改进,逐渐形成“上大下小”的坛子结构,并形成32公斤以上装“宕大”酒坛、30公斤装“加大”酒坛、25公斤装“大京装”酒坛、16公斤装“行使”酒坛、9公斤装“放样”酒坛、5公斤装“小京装”酒坛等系列。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绍兴酒的独特工艺与储藏要求所致。
众所周知,绍兴黄酒酿制完成以后,必须贮存在阴凉通风且有地气的库房内,当酒坛进库堆放,若坛身上下一般大小,堆放时左右前后紧碰在一起,中间没有较大空隙的话,就不利于酒的陈化呼吸,也不利于酒的澄清取用,更不便于日后运输时的挑抬搬运。据悉,绍兴酒的搬运现在还是普遍采用软绳索套活络结的方式,是因为坛子“上大下小”的结构,便于绳索套住后用力时拉紧、运输时稳定、卸坛时方便的特点,该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优点不少,确实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此外,绍兴酒的灌装工艺和堆放数量也颇有讲究。酒坛需洗净沥干,外刷一层石灰浆水,既洁白美观,又起杀菌作用,这是为便于检出漏坛及阻止阳光直射。待酒坛干燥,盖上牌印,注明生产厂商、品种、净重、批次及生产日期,起到商标作用。黄酒灌装以后,坛口要迅速盖上荷叶,再用灯盏形陶瓷盖压住,可承受住堆放时的压力。据说,一般窑厂生产的酒坛装满酒后只能叠加5个,而诸暨洋湖村所产酒坛却有着非常高的承压力,能够一排排垒到8个而不破碎。现如今,洋湖坛制作流程与工艺已被列入诸暨市非遗名录,展示着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