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最简单的比喻来形容,周总理就像是一根蜡烛,通过燃烧自己的方式为新中国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来,周总理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身体每况愈下,并且在1972年被检查出患有膀胱癌。尽管明知自己的时日不多,但周总理还是拖着病躯主持开完了1975年的四届人大。
图: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
之前周总理前往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就曾经嘱咐他说:“四届人大之后,你就休息吧,随便去另外的地方走走看看,国务院的事情让小平同志顶上去。”但周总理心中十分清楚,一旦休息下来,自己的身体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在还能站起来的日子之中,周总理生前的最后一个愿望简洁而明确:他要最后一次同人民大会堂进行“低调”地道别活动。
1975年7月23日,周总理最后一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参观这里的一草一木,准备向这里挥手告别。这时,周总理特别熟悉的一位服务员迎出门来,周总理微笑着向他们打招呼说:“好久不见,真的很想念你们!”随后,他亲切地看着每一位前来迎接他的工作人员,和他们一一握手。由于大家都知道周总理在医院躺了很多天,他们都十分关心总理的身体健康情况,但周总理只是对大家说,自己现在自己身体很健康。
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门外,周总理打量着这座中国人心中神圣的殿堂,这是他自己亲手设计的人民大会堂,周总理的思绪不禁又飞跃回到了1958年的那个夏天。
1958年8月17日,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明白准确地提出,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中央决定在北京修建一批重点工程,并且要在1959年国庆节之前完成。会议之上,毛主席说道:“建国十周年,一定要把全世界最伟大的领导人都请到北京来。”
经会议审定,北京市的十大工程建设项目被确定了下来,其中人大会堂(当时议案之中人民大会堂的称呼)位居十大工程之首,因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对此,毛主席曾经有一个设想:“要搞一个能够容纳1万人开会、5千人吃饭的地方。”
由于中央明白准确地提出,人大会堂的设计不会邀请外国人参加,因此只能从国内的设计的具体方案之中进行优选。但经过精挑细选呈递上去的10多个设计的具体方案,都没有正真获得周总理的批准,周总理给出的理由是:这些设计的指导思想很不明确,并且仿故宫等古建筑的思路较多。
后来,周总理对人大会堂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个总体要求:中而不古,西而不洋。随后,周总理还着重强调了人大会堂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还要确保安全。按照这一个原则,国务院再次组织了方案修改和甄选,并且还征求了地方建筑单位的意见。1958年10月14日,周总理召集万里、齐燕铭等领导同志开会,准备审定设计的具体方案。
在最后入选的3个设计方案之中,设计单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建筑设计院以及北京城市规划管理局,可谓是群英荟萃。周总理等同志经过反复思考和比较,最终决定采用北京城市规划管理局所设计的方案。为避免雷击,当时北京城市规划管理局决定使用笼式避雷网设计,即在大会堂外面笼罩一个巨大的金属网,这一先进的避雷设计比国外领先了18年之久。
方案敲定了,可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了北京市政府的面前:人民大会堂占地面积大约在15公顷左右,施工现场有着10余个单位的公用住房、3993间平房以及1000多户老百姓住在这里。为此,北京市专门召开了搬迁动员会,告知各居委会和单位:“现在这里要修人大会堂了,目前没有准备周转房间,你们可以自行投靠亲友,实在没有很好的方法的可以住在宾馆,政府报销所有费用。”
在党的热情号召之下,当地单位的居民从9月1日到9月10日开始有序撤离施工地段,没有一户人家讲价钱、谈条件、要赔偿,由此可见新中国人民对党的一片信任之心。所有居民撤离完毕之后,来自五湖四海的14000余人的施工队伍迅速进入场地,花费了10个月的时间,终于在1959年8月完成了人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工程和内部装修工程。
1959年9月9日,毛主席来到了人民大会堂,这时陪同毛主席参观的万里同志趁机说道:“毛主席,工程马上就要完工了,但这里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毛主席就问:“那你们平时管这里叫什么?”万里回答说:“一般叫人大会堂,也有叫大会堂的。”毛主席沉思片刻说道:“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我看这里就叫人民大会堂吧。”毛主席的话可谓一针见血,假如没有人民群众无私奉献和热情参加,人民大会堂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用10个月的时间就能修好的。
9月10日,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亲自前往人民大会堂进行视察,当晚,由国务院机关事务局举办的万人工程总结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得知演出胜利闭幕,人民大会堂的安全性通过了测试之后,周总理满怀欣慰地离开了人民大会堂。从此之后,人民大会堂就成为了新中国宴请党内外重要人士、国际友人的重要场所,在数十年的觥筹交错之中,周总理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恍然之间,周总理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之中。昨日发生的一切,似乎还如同白驹过隙一般匆匆而过,回首今日,人民大会堂的荣耀与辉煌皆承载在了周总理一人身上,面对着他工作了数十年的地方,周总理不禁心中百味杂陈,快步走入了人民大会堂之中。
从人民大会堂北面进入之后,周总理一路上穿过了整个大会堂,视察了每一个会客厅和每一个办公区域。这里的角角落落似乎都回荡着他曾经和外国领导人们清晰洪亮的声音,处处都留下了周总理那辛勤忙碌的身影。打量着光洁明亮的人民大会堂,亦如今日蒸蒸日上的新中国,周总理仿佛能从光洁的地面上看到新中国人民幸福美好的笑容,这也正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所在啊。
不知不觉期间,周总理来到了贵宾接待室,他猛然一抬头,就看到了大厅之中悬挂着的那幅巨幅铁画迎客松,这幅壁画又勾起了周总理无限的遐思。安徽黄山的迎客松,是周总理最喜欢的植物,事实上早在1939年,时任副主席的周恩来就曾经秘密前往黄山,当然当时,周恩来对外的正式活动头衔是“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
在新四军叶挺的陪伴之下,周恩来辗转广西、江西等地,终于来到了位于皖南黄山附近的新四军军部。至于出行使用的名义,在当时国民政府的电文之中也非常明确:“周恩来前往东南视察、省亲。”所谓“视察”,便是公务在身;而所谓“省亲”,也是有私事要办,这一语双关的名义可谓十分巧妙。
1939年3月15日,周恩来驱车径直前往位于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在完成视察工作之后的3月16日,周恩来就驱车前往浙江,途径黄山时顺带攀登黄山。16日整天,周恩来从九云瀑、云谷方向上山,途径北海、天海等旅游胜地,晚上住在文殊院;17日上午,周恩来上天都峰之后下山前往温泉休息,最后在小补桥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此时周恩来41岁,虽然行程十分匆忙,但此时周恩来的精力却十分充沛,短短三十多个小时的旅程却异常轻松。
新中国成立之后,安徽地方有关部门打算在黄山附近修建一所师范学校,而学校的校址正好选在了黄山附近,这里距离周恩来曾经去过的小补桥只有1千米左右,虽然在这里修建学校环境十分优美,但可能会对黄山风景区造成某些特定的程度的破坏。周总理得知这一计划之后急忙交谈,这才有效地保护了黄山珍贵的旅游资源。
1959年人民大会堂等十大重点建筑落成之后,中央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在人民大会堂各自的展厅之中,布置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工艺品。考虑到周总理十分喜欢黄山迎客松,安徽地方同志们经过仔细研究之后,最后决定把铁画迎客松作为安徽省的代表工艺品,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
为了可以画好迎客松,安徽地方政府特地请来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艺术系教师王石岑主笔,画稿之中的《迎客松》,顶天立地,意境深远,远处是黄山“松树跳天都”的奇景,近看还有玉屏风附近的石崖。为了画好定稿,王石岑多次往返黄山和芜湖两地,画好的《迎客松》也是反复改了又改,几乎用了一卡车宣纸才画出了满意的效果。
画稿定型之后,接下来就是对铁画的打制工作了。为了能够打造出满意的效果,安徽省市领导将全省来自铁画、竹编、砖雕等方面的优秀工人集中到了合肥江淮饭店和合肥模具厂附近,8座锻造炉同时开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锻造治疗,王石岑派遣自己的“八大弟子”严格把关,终于成就了这幅经典之作。
1959年国庆节,铁画《迎客松》在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众多工艺品之中一举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周总理点名表扬了这幅作品:
“这幅铁画做得太好了!铁打的迎客松,象征我们祖国的万古长青,再说我们中国人好客,迎客松的寓意很好。它既有政治气派,又有艺术魅力,是美与力的最佳结合。”
不久之后,周总理就指示有关人员,将这幅艺术作品搬到了贵宾接待室。从此之后,铁画《迎客松》就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的标志性画作,和周总理一起在人民大会堂迎接四海好友,并且先后见证了一系列重大外交场面的发生,而黄山迎客松的形象也从此走出国门,成为了新中国热情好客的象征和新中国的外交文化符号。
周总理对黄山迎客松的关心还体现在实物保护上面。1972年12月8日,正在天都峰游览黄山景色的芜湖游客王某,因为将尚未熄灭的烟头随手丢下山崖,引燃了山下的枯枝落叶,进而酿成了黄山火灾。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焦急万分,每隔一个小时,周总理就会向安徽地方打电话,要求他们不顾一切代价保护黄山迎客松。在数千消防人员的努力之下,黄山大火终于在14个小时之后被扑灭了,而黄山迎客松也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
如今,周恩来的病躯自然是没办法再次登上黄山再次看到迎客松这一奇景了,他只是愣愣地站在《迎客松》的画前,尽管画面上的迎客松不可能会发生年龄上的改变,但周总理却早已经从英气勃发的中年外交官变成了皓首白发的老年人。周总理为新中国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和新中国欣欣向上的国力相比,周总理的身体却越来越糟糕,但周总理的心中并不后悔。
但是今天,周总理却没有迎接任何外宾,只是一个人在这里默默注视着这幅画,如今周总理已经老了,再也不想也不能够和外国使者正面交锋了,此时周总理的对手从外交使者变成了死亡,但周总理并不畏惧,因为他的一生是无悔的一生。在迎客松面前停留了片刻之后,周总理随后向着东大厅的方向缓缓踱步而去。
在东大厅之中,周总理碰到了一位擅长拉二胡的年轻人,在周总理的盛情邀请之下,这位年轻人有幸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他拿着二胡的手显得有些颤抖,因为周总理平时从来就没提出过这种要求。
稍加准备之后,这位年轻人平复下来自己激动的心情,音乐如同潺潺小溪一般从他的指尖倾泻而出,他演奏的正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和《洪湖水浪打浪》,这两首二胡是周总理特别中意的两首曲子。周总理坐在一边,侧耳倾听优美的乐曲,一边点头一边手里有节奏地打着拍子。悠扬的音乐带着他回到了从前年前的时代,让他想起了往日峥嵘岁月之中自己曾经在这里经过的事情……
演奏完毕之后,周总理这才想起了医生的嘱托,其实本来按照医生的意见,他是应该躺在病床上休息的,如今徒步来到人民大会堂,对于他那日渐衰弱的身体来说也是不轻的负担。逛完人民大会堂之后,周总理的身体非常疲倦,而心里却也有着说不出的惆怅感,毕竟一下子离开这里,还真有些舍不得。
周总理对周围的工作人员说了自己要回医院的情况之后,人民大会的工作人员挥手向周总理告别,但他们却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看到周总理。周总理挥手的过程之中,一位眼尖的年轻服务员发现了周总理手上有一块病斑,周总理察觉到了有人正在注视着他的手,但他却没有要藏起手来的意思。
放下手之后,周总理轻轻一笑:“医生说这是血液循环不通畅造成的,其实不要紧。”周总理的声音不大,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气势,在场的工作人员只能选择相信周总理善意的“谎言”。
上车之前,周总理再次回头,这次他的目光没有看向工作人员,而是看向了远处的人民大会堂,眼中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情。这一眼包含了太多周总理心中复杂的感情。那是周总理对国家重任的不舍,他有着对中国未来的担忧。但是周总理也坚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新一代年轻人能够走入这里,继续带领新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的光明之路。因此对周总理来说,和人民大会堂告别,就是和自己所深爱的人民做出了深情诀别。
回到医院之后,周总理的身体基本很难再下床走动了,尽管病痛依然在折磨着他,他还是在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当有人找他汇报工作的时候,他总是面带微笑,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是生病的人,这也使得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周总理的病总能好起来。
但事实上,周总理的这些表现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不幸在北京逝世。周总理的妻子悲痛欲绝,但她还是代表周总理向中央提出了三点要求: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从简办理丧事,将自己的骨灰洒向祖国的大好河山。
周总理生前的最后心愿是希望可以,可惜这个心愿却并未完成。得知周总理的最后心愿之后,周总理的骨灰被放在了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静静度过了一夜,这一夜的特殊意义自然不言而喻。第二日清晨,周总理的骨灰按照的提议,播撒在了祖国的四个地方:北京、密云、天津、以及山东滨州的黄河入海口,周总理的人生观也昭然若揭:“亲山亲水归大地,生生不灭为人民。”